孔子博物院·尼石春秋博物馆|“文脉思源讲堂”开启第一讲
梅庆吉教授从多个角度阐述了“文脉思源”。这个“源”,就是以孔儒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
█韩愈提出了著名的“道统论”。
“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北宋思想家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四句”阐明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为读书人指明了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言简意宏,历代传颂不衰,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精神信仰和价值坐标,对当代人也有十分重要的启迪意义。
█从历史地理角度来看,孔儒文脉的根源,就在尼山,在夫子洞。尼山因为诞育了孔子,而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高度。
梅教授认为,对孔子的评价,除了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以外,还要加上旅行家、音乐家、诗人等。
█孔子一生的行迹,都是我们所思的文脉。梅教授于2012年、2014年、2015年、2016年四走孔子路,在全国各地举办“跟着孔子去旅行”展览20余次。
梅教授近年来出版的有关研究孔子的著作:
《跟着孔子去旅行》第一部上、下
《孔子周游地域影像志》
《跟着孔子去游学——曲阜七日》
《读者论语去研学》
房立祯
房立祯老师20多年来,一直在读论语、讲论语。他引用钱穆的话说:“今天的中国读书人,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
█《论语》由来
《汉书•艺文志》:《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揖而论撰,故谓之《论语》。
所以,《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
█为什么要劝人读《论语》
劝人读论语,就是劝人向善!
劝人读论语,就是播种道德!
劝人读论语,就是送人幸福!
梁启超:受持一两语,便可以终身受用。
故事: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之精粹
不迁怒,不贰过,智者不惑;
首孝悌,知天命,仁者不忧;
重当下,罕言利,勇者不惧;
修自身,尚礼乐,君子风范。
█怎样读《论语》
三力,三会
有想象力,会联想;
有思考力,会思考;
有行动力,能践行。
█《中庸》中的学习方法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孟子》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荀子》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蠕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
█程子谈读论语
█朱子读书法,六条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论语》之道
█《论语》版本
█未来之展望
美德健康新生活之提出
2022年4月,山东省文明委《关于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新生活方式的实施方案》。
█房老师赠言
君子藏器於身,待时而动。
——《易传·系辞下》
勉励大家,不断学习,丰富自己,以身怀才器,以备用时之需。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