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6日,孔子研究院主楼一楼,尼石春秋博物馆尼山砚文化展厅。上午9:00,孔子博物院·尼石春秋博物馆“文脉思源讲堂”开启第三讲。今天的讲座内容为:
《论语讲读》,主讲人:房立祯
《一字千年贯古今》,主讲人:崔峰
来自教育界、文博界、企业界以及其他领域的社会人士共19人,参加了此次讲座。
【本堂内容】
《论语》卷一 学而第一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本堂内容】
一字千年贯古今
█汉字的起源,汉字的产生
结绳记事、仓颉造字、河图洛书
█书画同源
█“文”与“字”
█字源举例:“曲”“阜”“中”“国”
█论语,论,何以读lún?
【加讲】
南孔文化不应局限于衢州
孔家南迁史
汉末孔潜(22世)避乱于会稽。上海青浦孔宅为孔潜后代落迹之地,至今留有两颗古银杏树,依然枝繁叶茂。
五代时,42世孔光嗣遭“孔末之乱”被杀,其堂兄孔桧避乱而居浙江平阳。
北宋灭亡,48世孔端友率族人“扈跸南渡”,寓居衢州,建立家庙,是为孔氏南宗。
梅教授说,南孔文化,不应局限于衢州,而应向前挖掘。
孔子吴越行迹、孔子弟子及弟子后裔的南迁史,都应是研究和梳理的方向。
比如,常熟虞山有座言子(子游)墓,杭州西湖边曾有座子贡使越祠,苏州有多处澹台灭明的遗迹,等等。
总之,孔儒文脉之深之广之博,需要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挖掘整理,此事乃驰而不息,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