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癸卯兔年终岁,迎来甲辰龙年。
兔走乌飞,龙行千里;当勤精进,日有自新。
“三兔共耳”纹,最早见于隋唐莫高窟彩绘藻井。适逢农历癸卯兔年终岁,虽已难考源流,但其所蕴丰富涵义却颇值光鉴。三兔共耳是跨越东西的符号,在东西方众多国家与地区流传。最早见于敦煌莫高窟之后,陆续出现在伊斯兰圆章模印玻璃、阿富汗的金属盘、伊朗的托盘、科威特的瓷砖画、德国教堂的钟表、英国教堂的玻璃窗上,成为当地宗教、文化与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图饰。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是红山文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表现了中国北方玉器的成熟和较高的琢磨技术水平。关于龙的起源说法不一,有蜥蜴说,鳄鱼说,至于龙首则有来自马首、牛首或猪首之说。这件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龙的形象之一,从其首部特征看,吻部较长,鼻并上翘起棱,端面截的鼻孔,似有猪首特征,是研究中国龙起源的重要资料。玉龙用黑绿色玉制成,琢磨精细,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
红山文化玉龙于1971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塔拉遗址,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造型生动,雕琢精美,被誉为"三星塔拉红山文化玉龙",也称为"中华第一龙"。2013年8月19日,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尼山玉龙砚石材来自孔子出生地尼山,乃尼山砚传承人李春汉刻制,设计采用了红山文化玉龙元素,体现了中国龙图腾文化的传承。博物馆要真正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就要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迎春接福之时,更应惜时进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曲阜尼石春秋博物馆全体同仁祝福各界朋友龙年吉祥,阖家幸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